2011-11-11  

     这是一盏充满希望,带有安全感的灯,“提灯女神”用它为战争中的战士们载满温馨。这是一盏充满光明的灯,给天下的盲人带着一丁儿光点走向胜利。这是一盏指明道路的灯,为盲目的人们指向成功。这更是一盏无私奉献,为祖国育人的灯,而这盏灯却时刻都要记得“人命大如天”。
  教师是一份神圣、崇高的职业,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──爱,播种春天,播种理想,播种力量。用语言播种,用彩笔耕耘,用汗水浇灌,用心血滋润,这就是我们老师的崇高工作。工作在今朝,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;教学在课堂,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。
  作为医疗兼教学医院的我们,为了医学事业的发展,为了生命的保障,我们得用心去教好每一个这份职业的后备军,让他们随时都知道在手上的可是——生命。要不断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,让无数的医疗工作者走上岗位时都记得自己的使命。所谓医德、医风要求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工作作风。医德、医风的起码要求是职业道德,即尊重患者,对患者负责,医疗行为自始至终认真、规范。高标准的医德、医风要求做到对患者极端地热忱,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,对技术精益求精。医德、医风与人道主义、仁爱紧密相连,古今中外都有良好的传统。传说唐朝药王孙思邈遇一只母虎张口拦路,随从以为虎欲噬人而逃,孙思邈却看出虎有难言之疾。原来这只母虎几日无食,不能哺乳两只幼崽,无奈之下吃了一位老夫人。那老夫人的一只发钗卡住了老虎的喉咙,这虎原来是拦路求医。孙思邈冒着被咬的危险伸手将异物取出,虎欣然离去。数日后孙思邈在返程中途经此地,那虎偕虎崽恭候路旁向他致意。这个故事首先说明即使是吃人的猛虎患病,医生也应该为它治疗,不要说人得病了。
  其实,这应当是医德、医风和医患关系的基本原则。英国的南丁格尔女士耗尽家产和自己的生命创建了护理事业,为今天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;白求恩精神更是家喻户晓。我国几十年来涌现了吕士才、赵雪芳、华益慰,吴登云、俞桌伟等无数医德、医风高尚的人民好医生。还有一大批医德高尚、成果卓越的医学家,这些典范为社会树立了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,为医务人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,促进了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。
  抗震救灾,众志成城。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这是范仲淹说的,千百年后在66岁高龄的总理身上展现了光茫,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这是温总理说的,更是他做的,他胸中装的是他的人民,唯独忘了他自己!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林则徐的一句话,在他身上被实践得那么完美和谐。震后的四川,余震不断,危险重重,他奋不顾身,他一往无前,他披肝沥胆……
    (潘建平   作者系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医生)

版权所有: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

地址:贵州省贵安新区安康大道6号贵州医科大学知雨楼

邮编:561113